能量疗法
人体能量场疗法
生物能量场和脉轮
催眠通灵前世和内在小孩治疗法
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
肢体、器官气脉的恢复
宝石能量疗法
颈椎和脊椎按摩理疗
声波共振疗法
高频泛音疗法
西藏颂钵疗法
量子检测治疗仪疗法
催眠通灵前世和内在小孩治疗法

一年遭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产生的恐惧、悲伤、不安全感、愤怒等等,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得化解,或是被迫接受、或是试图忽略、或是埋藏于心底,久而久之便成为心结,一旦出现相似的情况,就会不断勾起以前这种不愉快的感觉,甚至会产生条件反射般的反应,就是通常所说的心理障碍和由此产生的僵化行为模式。虽然我们所经历的事物表面上每次情况看似各不相同,每件事情有不同的起因,给人以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的错觉,但是因此造成的心理感受是相同的,从某种角度看,是在不断提醒我们,有些问题还有待得到澄清和解决,至少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而不是置之不理。

要解开心结,化解僵化的行为模式,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回到过去,找到源头,找到形成这个心结的起因。很多情况下起因形成于我们的青少年时代、我们的童年,甚至是前世。对此,通过催眠通灵前世(Rebirthing)和内在小孩疗法(Inner Child Therapy)这两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定位源头、加以分析并解决问题。

内在小孩治疗法是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治疗目标在于提升受治疗者的自尊与自我价值感、减少自怜自恨、增进自爱和自我抚慰的能力。许多学者曾融合内在小孩治疗法于其治疗过程中,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根据临床经验,以下几种情形的当事人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的效果特别好:

  1. 没有具体的原因,却觉得生活无聊、不愉快、缺乏活力;
  2. 只是有一种模糊的难受的感觉,却找不到任何与此感受有关的记忆;
  3. 隐约觉得和人有距离,无法亲密,难以体会被爱或感动;
  4. 觉得心理疲倦、对现在的生活及未来感到缺乏意义;
  5. 因为个人禁忌,不便或不愿说出事件的经过,但仍然因为感到痛苦而需要被帮助;
  6. 在团体中因担心泄秘或被批评而拒绝陈述问题内容;
  7. 目前生活的困难牵涉层面甚广,一时难以解决,需要学习在困难中生活。

不过,内在小孩治疗法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理论或方法,不同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并使用内在小孩治疗法。在心理治疗领域最早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是容格(Carl Gustav Jung),他于1940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中,以“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指称儿童原型;而第一位正式使用“内在小孩”(inner child)这个词汇的则是 Missildine,他在1963年出版了《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一书(中译书名为《探索你内心的往日幼童》)。柯林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整理出七位与内在小孩概念有关的人物或理论:

一、米西迪(W. Hugh Missildine):

  1. 于 1963 年出版了 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 一书,是第一位正式使用 inner child 一词并以整本著作讨论内在小孩概念的人。
  2. 基于佛洛依德的理论太过繁琐及不实用,故以较容易为患者所了解的语言提出一种对解决情绪困扰有实效的方法及知识,即其内在小孩的概念为对精神分析理论及用词的修正。
  3. 随着人的成长和融入社会,人们隐含认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因此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而产生种种问题,因此应找寻一个适当的环境,重新创造我们在孩提时所曾有过的感受(尤其是与父母相处有关的好坏感受),以便能有回家的感觉。

二、交流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简称 TA):

  1. 为 1950、1960 年代精神分析师 Eric Berne 所创,目前共分为古典学派(Classical TA)、贯注学派(The Cathexis School)及再决定学派(The Redecision School)三大派别。
  2. 认为人有三种自我状态(Ego state):父母、成人、儿童,其中儿童自我约在六岁时便已成型。
  3. 三个 TA 学派对治疗的观点不尽相同,古典学派强调成人自我的发展;贯注学派重视新的父母自我状态,再决定学派则强调儿童自我的再决定,认为人的问题来自受伤的儿童自我状态,由于早年的生活的限制与伤害使早年的儿童自我状态做出有害个人的决定,因此应学习让现在的儿童自我状态对现今的困难生活再决定,以脱出旧有的脚本。
  4. TA 并未说明儿童自我状态与内在小孩的关连,但其意义却与内在小孩的概念接近。

三、容格(Carl Gustav Jung):

  1. 于 1940 年首次出版《儿童原型心理学》(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Archetype),称儿童原型为“在里面的小孩”(child within),这里的儿童原型是一种集体潜意识,因此并不来自单一个人,即个人的生活经验并无法完全决定其内在小孩的全貌,因此容格提醒,吾人应留意儿童原型的象征特性及个人特定的童年时期的铭印经验。
  2. 除了强调其是活在内心的小孩(child within),容格更以圣童(divine child)来说明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容格认为内在小孩是从潜意识、人类本性的深处所诞生。对容格而言,圣童象征着未来的希望、幼小的心灵、生命的潜力以及自我的新生,但同时也很轻浮妄动、乐天顽皮以及永远不以长大成熟为目标,换句话说,所谓回归内在的赤子之心,可以是变得更自由、开创、有活力,但也可能变得撒野、忽视他人与逃避责任,而让圣童往好或往坏的方向变化,其关键就在宇宙母亲,若能处理好圣童与宇宙母亲间的依赖与独立议题,才能发展圣童的正向灵性。如果过度认同圣童又忽略了与宇宙母亲的关系,可能导致个人拒绝长大,逃避成人世界的现实与责任,而落入所谓的小飞侠情结。

四、怀菲得(Charles Whitfield):

  1. 认为自我(self)有两个部份,内在小孩(Child Within,同时也交互用几个概念相似的字眼如 Real Self、True Self、Authentic self、Deepest Self、Inner Child、Inner core 及 Divine Child)及依存自我(co-dependent self,又称假我 False Self、Unauthentic Self、Public Self、Impaired or Defensive Self)。
  2. 对内在小孩的描述为永存的、具能量的、创造性的,自发的、肯定的等等;依存自我为抑制的、害怕的、退缩的、自私的、批评的、过度理想化的、羞耻的、过度顺从的、容易隐藏及拒绝感受、有条件的爱与给予、不当攻击及被动。
  3. 另外还提到了自我审视(Observing Self),负责审视真我与假我,是内在小孩的核心,存在于内在小孩的高层自我之内,是治癒的关键元素。

五、 葛罗夫(David Grove):

  1. 将治疗内在小孩的焦点放于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及改变治疗师与患者的沟通。将内在小孩的概念应用于有童年创伤经历的成人身上,解除症状的关键在于治疗师是否有能力透过仔细而系统的询问,评估患者的内在小孩状况。
  2. 为了避免患者回忆童年创伤经历引起二度创伤,他会以一种无须宣泄或引发特定情绪事件的方式,帮助患者回到并且渡过创伤时刻;他努力跟随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感受到持续的安全与保护。
  3. 视内在小孩为自我(self)的一部份,是儿童人格(persona)的一个片段(fragment),当创伤经历凝固(frozen)于那一时刻,内在小孩以防卫的姿态面对创伤,以确保心灵(psyche)短期的生存,但也因而导致长期的症状。
  4. 内在小孩将创伤记忆埋于心底,久而久之积郁成疾,这些症状表达了内在小孩试图与成人(即患者)或治疗师沟通和寻求治疗的需要。
  5. Grove曾说:“如果你的伤像个小孩,那你就需要儿童医生”,因此为了接触受伤的小孩,治疗师必须回到过去,尽量用内在小孩的语言。
  6. 受伤小孩属于患者生命中某一特定时刻的,影响到身体与心灵,治疗师应为患者增强力量(empower)。

六、布雷萧(John Bradshaw):

  1. 内在小孩为一隐喻,目的在让人方便理解,最终目的在于让人更爱自己与提升自我价值。
  2. 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自我为中心的,有着孩童般的害怕与焦虑的,因此我们要照顾内在小孩。
  3. 内在小孩是一个过程——成长的过程,是一生的工作。重要的是能去感受那个小孩般的感受,而不是一定要找回童年记忆。

七、心理综合学派(Psychosynthesis):

  1. 由阿沙鸠里(Robert Assagioli)所发展,他也曾是 Freud,Jung 及Maslow 的同僚。其主要的成果是提出次人格这一概念(subpersonalities)。
  2. 次人格指基于生存的需要而在生命中某一时刻形成的行为、感受或想法的综合体(constellation)。次人格数量无限多,有些来自潜意识,但大部份代表的是对现实已知事物的态度。有时候,人们会过度认同某一次人格,同时对某一人格缺乏认同。这些过度认同或缺乏认同都在潜意识中运作,并对外表现为情绪反应。
  3. 心里综合治疗的一个目标是深化患者对次人格的感知、体会个人与各次人格间的关系,使意识重新占据主导地位。
  4. 另一目标是强化对自我审视(Observing Self)或高层自我(Higher Self)的认同,自我审视是自我(self)的一部份,它能无偏见地倾听各部份的声音、获取各部份的感受、平衡各部份的需要。
  5. 内在小孩是一个次人格,要治癒内在小孩应给予一安全的环境,以视觉化的方式让内在小孩感受到有人照顾、有人提供安全与保护,重复如此的过程,可强化具养育性的父母次人格的发展。即心理综合学派的重点在于发展父母次人格。

不同的学者或理论对内在小孩的诠释并不一致,精神分析(包括晚近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及心理综合学派是两大主流,不过内在小孩基本上是一种隐喻,不同学者间的主要差异在于所隐喻的对象不同,依隐喻对象的不同,内在小孩大致有五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将内在小孩隐喻为过去的创伤记忆,持此看法的以布雷萧及古典沟通分析为主,视内在小孩为过去创伤记忆的投射,是防卫机转的起源。不过古典沟通分析并没有再将创伤记忆依时间前后细分,而以一个整体的儿童自我状态来代表所有的创伤记忆。不过二者皆认为由于内在小孩代表的是一种创伤记忆,因此内在小孩是不成熟的、容易害怕与焦虑的,需要加以照顾及抚慰,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这一类型的治疗目标为找出主要的创伤记忆,这个记忆可以是对事件的记忆,或单只是情绪的记忆(觉得痛苦,但不记得发生过什么事),以成熟的成人自我或内在父母来抚慰受创的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从不成熟变为成熟,不再容易担心害怕,帮助内在小孩长大。

第二种类型以内在小孩隐喻为童年期未受伤的自我状态,持此概念的以米西迪为代表,认为内在小孩概念较类似所谓的赤子之心,是未受伤的童年期自我状态,随着社会化的过程,人们隐含认为成熟即是不要孩子气,因此开始嫌弃内在小孩,隐藏心中那种自发的、爱玩的、天真的心情,逐渐与内在小孩分离最后造成健康问题。 因此治疗目标在于 “找回童心”,治疗师应帮助患者设定一个适当的情境,重新创造患者在童年时所经历过的感受,让患者感受到归属与回家的感觉。

第三种类型为以内在小孩隐喻为一种超越的存在状态,以容格为代表。他除了用“在里面的小孩”来描述儿童原型,也用“神圣小孩”(divine child)来形容人的超越意识。神圣小孩一方面面对外界非常无助,一方面又拥有超越一般人性的力量。和前面两种叙述不同之处在于,容格的内在小孩兼具痛苦与超越两种特性,在面对现实的挑战与生活的折磨时是痛苦的,在反观内心时,又能感受存在本身的超越力量。

因此,所谓治疗,并非只是抚慰痛苦的过去记忆,或是恢复童稚时的天真,而是避免依著心中的恐惧及欲望,或潜意识中的冲突生活,同时更要回归内在本心,遵从神圣小孩的引领与期望,感受自身存在经验的超越力量。在这里,内在小孩就不是个需要被照顾的对象,而是具有纯洁灵性的存在,能做为当事人人生的指引者的,当事人是反被内在小孩所引领的,和前两类型相当不同。

上述三种类型其实已包含了三个重要的心理治疗目标:治疗过去创伤、恢复内心的纯真本性及学习纪律与接受指引。一个成熟健康的人,在这三方面都需要有所成长,对于曾有过的心理创伤应能适当治疗;对于过渡压抑的自我应能逐渐放松;对于身处于社会情境中却缺乏自律与体贴他人的人,也需要给予基本及适当程度的社会化训练。

第四种类型视内在小孩为次人格的一种,所有的次人格皆应统合于一超越次人格的自我(Self)之下。当出现问题时,往往是因为过于认同或忽视某一或某些次人格,同时缺乏整合各种次人格的能力。 视内在小孩为次人格的一种,即意味着内在小孩的数目很多(前三类都认为内在小孩只有一个),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受伤的内在小孩”、“渴望父爱的内在小孩”、“追求自由的内在小孩”、“暴燥没耐性的内在小孩”,众多的内在小孩在心中不断冲突争执,缺乏彼此对话,造成了心理上的困扰。所谓治疗,即是协助患者的内在小孩们彼此真诚对话,让患者在超越自我(Self)的心理位置上,整合所有内在小孩的需要。

第五种类型则认为内在小孩指一种从受伤到康复的疗癒过程:此处的内在小孩指的是一种关系的改变,包括患者与治疗师、患者与过去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患者和现在生活中的各相处对象,以及患者和自己的关系。极像是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的概念,患者在与他人互动的经验中,可能学习到关系是紧张、敌对、有压力、被批评的,迫使他必须以防卫、冲突、挣扎、挑战的态度面对外在世界,甚至以严苛的态度对待自己。整个治疗过程,是透过患者与治疗师的互动,从与治疗师的关系中感受到关系可以是自由、对等、开放与包容的,并由此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与他人。